明代科學巨作《天工開物》
被李約瑟稱為
“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”
其作者宋應星被稱為“中國的狄德羅”
從火藥改良到生物演化
從冶金技術到機械設計
宋應星以一人之力橫跨多個學科
這部在清朝時被禁了200年的奇書
不僅是傳統(tǒng)工藝的百科全書
更是華夏文明曾站在世界科技之巔的鐵證
舞劇《天工開物》將奇書具象化
用唯美的表演形式以及震撼的感官刺激
演繹這些被歷史掩埋的智慧
既是對先人的致敬
更是重樹文化自信的開始
《天工開物》這本書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,但他的作者宋應星生平和這本書對西方世界的啟蒙和影響,恐怕很多人并不知道。我原以為這樣的劇,不會有什么太大的看點,但實際上整整兩個小時的演出,卻仿佛在一瞬間就過去了,觀影的所有人都沉浸在久久不絕的震撼和印象當中。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,那就是全場劇帶給我的感受,就是一股濃厚到幾乎有了實質(zhì)的歷史厚重感和中華人文科技精神氣息,始終將我浸泡其中。
——政協(xié)委員、知名評論家&作家 周小平
01 大明天工,啟蒙世界
舞劇《天工開物》用戲劇化手法,具象化演繹和印證了東方科學思維領先世界千年的歷史事實。唯美的表演形式以及震撼的感官刺激,將中國古代的科技成果和經(jīng)驗,諸如機械、磚瓦、陶瓷、燭、紙、兵器、火藥、紡織、染色、制鹽、采煤、榨油等,立體化、多維度地躍然于舞臺之上。
18世紀開始《天工開物》就在法、英、德、意、俄等歐洲國家和美國大圖書館都藏有此書不同時期的中文本,巴黎皇家文庫(今國家圖書館前身)在18世紀入藏明版《天工開物》。十八世紀,在歐洲工業(yè)革命已經(jīng)拉開序幕,但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依然十分落后,當《天工開物》傳入后,直接推動了歐洲農(nóng)業(yè)革命。
舞劇全景式地展現(xiàn)中國古代科技在理化數(shù)領域的全球領跑地位,佐證早期西方學者在其著作中對宋應星《天工開物》的援引、借鑒與致謝史實。
02 宋應星的天下觀和普世人民觀
“大業(yè)文人,棄置案頭,
此書于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”
——宋應星《天工開物》序
正如宋應星在《天工開物》序章里所說,“此書于功名進取毫不相關”,書中“貴五谷而賤金玉”的思想與功名進取背道而馳,宋應星啟迪了最早期的“科技為民”思想。
整個舞劇通過還原農(nóng)耕、織作、冶煉等各種勞動場景,宋應星趕考途中所遇農(nóng)作物的四季更迭、農(nóng)民勞作的千姿百態(tài),將土地、農(nóng)民的生活圖景淋漓盡致地展現(xiàn)出來,傳達了以人為本,以民為本的價值觀。
天工為誰,開物為誰? 古往今來,圣賢文章有沒有帶來盛世?或許有。但誰也不能否認的是,古往今來,技術和生產(chǎn)力的進步才是毫無爭議地、切實給每一個活著的蕓蕓眾生,每一個我們,帶來過盛世圖景。(周小平)
03 神器易手,文明斷層
《天工開物》是宋應星在明代滅亡之際,靠一己之力把中華民族先進的科學技術匯聚在一本書里。宋應星為這個國家民族的科技傳承,付出長期而孤寂的努力,他是一個時代的逆行者。
然而這本書在清初被禁毀,乾隆朝《四庫全書》也拒絕收錄,失傳將近200余年,江戶時代傳入日本成“鎖國期技術圣經(jīng)”,18世紀流傳法、英,達爾文引用養(yǎng)蠶技術。民國時期才從日本傳回。
舞劇《天工開物》
觸達現(xiàn)代人對文明復興的渴望
和年輕人對民族復興的擔當
海內(nèi)外23個城市巡演68場
綜合上座率超95%
累計觀眾70000+
全網(wǎng)7億流量
堪稱“現(xiàn)象級”
*本文內(nèi)容由演出團方提供
—— 演出信息 ——
“舞是%”舞蹈藝術節(jié)
江西文演?陸川導演作品
舞劇《天工開物》
【演出時間】
2025年8月2日(周六)14:30 / 20:00
2025年8月3日(周日)14:30
【演出地點】
南山文體中心聚橙劇院 大劇院
【演出票價】
880/680/580/380/280/180元
【限時優(yōu)惠】
購票立享9折
(參與票價880/680/580/380/280元)
雙人套票
1500元(880*2)
1200元(680*2)
1000元(580*2)
*一人一票,1.1米(五周歲)以下兒童謝絕入場
【演出時長】
約120分鐘,含中場休息15分鐘
【出品單位】
江西文演集團
北京舞蹈學院
【制作運營單位】
江西文演演出院線
【中國巡演運營推廣單位】
上海晶英文化傳媒集團
【主辦單位】
上海晶英文化傳媒集團
深圳聚橙劇院管理有限公司
【聯(lián)合主辦單位】
深圳晶英文化演出運營有限公司
深圳市橙聚劇院管理有限公司
【承辦單位】
大麥Mail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