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新聞網2025年10月16日訊(記者 潘潤華)近日,藝術展覽《鯨房:困于方寸之間的蔚藍夢境》在深圳華僑城創(chuàng)意園B10空間舉辦,并于國慶假期期間成為深圳最具影響力的文藝熱點之一。展覽以“自由”為核心主題,通過攝影、數字藝術與哲學思考,探討鯨類圈養(yǎng)與人類自由的內在關聯,在公眾與媒體中引發(fā)強烈反響。
展覽由國際自由潛水攝影師Fred Buyle、瑞士極地攝影師Franco Banfi 以及中國海洋影像創(chuàng)作者岳鴻軍共同呈現,他們以鏡頭記錄白鯨在極地海域中的自然姿態(tài),將觀眾帶入一個真實而遼闊的蔚藍世界。同時,展覽通過多媒體影像、聲音敘事與AI生成藝術,重現9頭被圈養(yǎng)白鯨的命運故事——包括長期尖叫的Navi、被迫遷移后死去的Sophie、在狹小水池中救人的Mila 等,以影像與哲思喚醒人們對動物倫理與生命尊嚴的思考。
展覽期間,來自不同領域的觀眾紛紛到場。其中,深圳歷史與自然研究者南兆旭老師 特別前來參觀,并在現場交流中指出:“‘鯨房’不僅僅是一場關于海洋動物的藝術展,更像是一面鏡子,讓我們反思城市文明如何與自然共處”。
據介紹,國慶假期期間,《鯨房》展覽成為創(chuàng)意園最受關注的文化活動之一。展廳日均觀展人數持續(xù)增長,眾多觀眾表示“視覺與心靈都受到了極大震撼”。知名coser財財在現場扮演海洋游戲角色,為觀眾帶來沉浸式導覽互動;擁有百萬粉絲的育兒博主Yuki 則攜孩子到訪,并稱“這是一次最適合親子自然教育的展覽,讓孩子第一次明白自由的真正意義”。
數字技術的創(chuàng)新應用讓《鯨房》在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紅。游戲互動裝置《召喚白鯨》成為觀眾爭相體驗的焦點,另一個藝術裝置“凝視”觀眾必須從狹小的孔隙中觀察虛擬白鯨在數字海洋中游動,親身感受“被限制的自由”。相關短視頻與照片在小紅書、抖音、微博等平臺廣泛傳播,話題#鯨房展#、#白鯨自由#、#動物福利# 相繼登上熱門榜,成為國慶期間深圳最具討論度的文化事件之一。
展覽相關負責人介紹,《鯨房:困于方寸之間的蔚藍夢境》以藝術為媒介、以哲思為內核,讓公眾在凝視鯨的命運時,也重新凝視自身。它不僅是一次關于海洋的展覽,更是一場關于文明與自由、囚禁與救贖的心靈對話。
(文中圖片由活動主辦方提供)